【凿】字本义为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凿】字造字法为原为形声。 “凿”字的部首为“凵”部。
【凿】字五行属金, 字形结构为上下, 可拆字为“凶字框加一个丵,下框加一个丵”。
【凿】字拼音为záo, 部首为凵, 笔画为12画, 笔顺为“丨丨丶ノ一丶ノ一一丨フ丨”。
【凿】字五笔为OUFB,仓颉码为TCUJ,郑码为KUUZ,四角码为32772,电码为7020。
【凿】字Unicode码为U+51FF,十进制为20991,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区】。
【凿】字属《通用规范汉字表》用字。
【凿】字异体字: 鑿 䥣 𣪲 𣫞 𣫩 𣫫 𦦹 𨖐 𨗩 𨯳 𨰒 𪗛 𪚆 𨰢 。
【凿】字收录于《新华字典》,《高级汉语词典》,《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
凿字取名寓意 凿字起名频率使用了大约145次。
凿取名的含义
凿字可与儡、沾、浪、扰、置、美等字搭配取名。
暂无凿字搭配的女孩名字,凿字女孩名字较少使用
凿(鑿) záo(ㄗㄠˊ)
(一)、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
(二)、穿孔,挖掘:凿孔。凿井。凿通。
(三)、器物上的孔,是容纳枘(榫头)的。
(四)、明确,真实:凿凿。证据确凿。
● 凿
鑿 záo
〈动〉
(一)、 (形声。从金,鑿( zuò )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二)、 同本义 [cut a hole;chisel or dig]
凿,穿木也。——《说文》
重木刊凿之。——《仪礼·士丧礼》
皆是水凿之穴。(凿,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三)、 又如:凿巾(在覆盖死者脸部的巾上,正对口部的位置,剪开一通孔);凿穴(开造洞穴)
(四)、 挖掘;开凿 [dig]
凿地为坎。——《汉书·李广苏建传》
水凿之穴。——宋· 沈括《梦溪笔谈》
水凿之处。
千锤万凿出深山。——明· 于谦《石灰吟》
(五)、 又如:凿溉(开渠灌溉);凿龙(开凿龙门。指大禹治水,凿龙门以导流);凿饮(掘井而饮)
(六)、 开通 [open up]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 博望侯。——《史记·张骞列传》
(七)、 穿凿附会 [give strained interpretations and draw far fetched analogies]
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孟子·离娄下》
(八)、 又如:凿说(穿凿附会之说);凿脱(穿凿附会造成失误);凿言(穿凿附会地说)
(九)、 戳,用手指头猛地一推 [jab]
那婆子揪住郓哥,凿上两个栗暴。——《水浒全传》
(十)、 舂米使之精白 [polish]
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左传·桓公二年》
(十一)、 又如:凿八(指捣米一石,可得八斗)
(十二)、 引申为冲刷 [wash]
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梦溪笔谈》
(十三)、 敲击,捶打 [beat;strick]
(十四)、 又如:凿得生疼;凿了三下
● 凿
鑿 záo
〈名〉
(一)、 凿子 [chisel]
其次用钻凿。——《汉书·刑法志》
凿齿持盾。——《山海经·海外南经》
释椎凿而上。——《庄子·天道》
(二)、 又如:平凿;圆弧凿;菱形凿
(三)、 古代用以施行黥刑的刑具。因指黥刑 [ancient punishment of tattooing the face]
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庄子》
(四)、 [耳鼻口目等]孔窍 [aperture]。如:凿眼(眼线)
繁体字:凿拼音:záo 注音:ㄗㄠˊ旧读zuò,现已不用部首:凵,部外笔画:10,总笔画:12五笔86:OGUB 五笔98:OUFB 仓颉:TCU笔顺编号:224314311252 四角号码:3277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51FF
开凿 穿凿 栗凿 凿空 斧凿 凿子 凿枘 确凿 耕凿 凿虚 修凿 凿穴 五凿 金凿 不凿 凿楹 崭凿 槌凿 凿契 镵凿 凿言 批凿 凿络 凿窍 诬凿 凿栗 窍凿 凿蹄 凿门 凿定 造凿 凿壁 凿眼 碻凿 铺凿 淙凿 凿意 研凿 凿掘 凿然 刓凿 凿巾
人言凿凿 凿壁悬梁 凿环而遁 凿圆枘方 凿穴为居 妄生穿凿 凿骨捣髓 凿饮耕食 方枘圆凿 凿龟数策 量枘制凿 混沌未凿 磨牙凿齿 凿柱取书 量凿正枘 凿空投隙 炳炳凿凿 言辞凿凿 枘凿冰炭 凿空之论 匡衡凿壁 凿石索玉 凿隧入井 凿险缒幽 丁公凿井 凿楹纳书 架谎凿空 斧凿痕迹 凿坯而遁 涉海凿河 失之穿凿 穿文凿句 凿空立论 凿空取办 无斧凿痕 凿空指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