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本义为邦国。
【国】字造字法为会意。从“囗”( 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 “国”字的部首为“囗”部。
【国】字五行属木, 字形结构为全包围, 可拆字为“国字匡加一个玉,方匡加一个玉,围字框加一个玉”。
【国】字拼音为guó, 部首为囗, 笔画为8画, 笔顺为“丨フ一一丨一丶一”。
【国】字五笔为LGYI,仓颉码为WMGI,郑码为JDCS,四角码为60103,电码为948。
【国】字Unicode码为U+56FD,十进制为22269,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区】。
【国】字属《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五百个最常用汉字之一,属《通用规范汉字表》用字。
【国】字异体字: 國 囯 囶 囻 圀 㕵 䆐 𠰧 𡆻 𡆿 𡇅 𡇎 𡇏 𡇕 𡈑 𢦾 𢧌 𢧜 𤦂 。
【国】字收录于《新华字典》,《高级汉语词典》,《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
国字取名寓意指国家或政权,取名寓意有爱国主义精神,抱负远大。 国字起名频率使用了大约703161次。
国取名的含义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姓。
国字可与缘、有、冈、有、涵、裕等字搭配取名。
国(國) guó(ㄍㄨㄛˊ)
(一)、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二)、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 yuè ㄩㄝˋ )。国药。
(三)、姓。
● 国
囯、國 guó
〈名〉
(一)、 (会意。从“囗”( wéi ),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二)、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state]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三)、 又如:齐国;晋国;郑国
(四)、 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capital]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注:“城内也。”
三曰国禁。——《周礼·士师》。注:“城中也。”
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谓都邑也。”
土国地漕。——《诗·邶风·击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五)、 又如:国中(王城之内;国内);国人(国都中的人);国迁(国都迁徙);国阴(都城北郊);国郊(国都周围地名);国禁(古代国都中的禁令);国邑(城邑);国刑(城中施行的刑罚)
(六)、 国家 [country;state;nation]
聊以行国。——《诗·魏风·园有桃》
国无有残。——《诗·大雅·民劳》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
(七)、 又如:国纪(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国帑(国库中的钱币);国禄(国家的俸禄);国课(国税;国家税收);国器(可主持国政的人才)
(八)、 古代王、侯的封地 [feud]
汉王之国,良送至 褒中。——《史记·留侯之家》
孟尝君就国于 薛。——《战国策·齐策》
(九)、 又如:国租(封地的田赋)
(十)、 帝王 [emperor's]。如:国孝(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国丈(帝王的岳父);国太(帝王之母的俗称);国姻(帝王的姻亲)
(十一)、 部落 [tribe]
[韩]凡七十八国。 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后汉书》
(十二)、 地方 [place]
荆州北据 汉沔,利尽南海,东连 吴会,西通 巴蜀,此用武之国。—— 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魏风·硕鼠》
(十三)、 家乡 [hometown]
[侃]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晋书》
(十四)、 姓
国(拼音:guó)是汉语常用字,始见于商代。本义指疆域,地域。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域”。引申指地区,区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诸侯国。后泛指国家。也指国都。在现代,对于“国”的观念是:“国家是阶级压迫阶级的工具,是暴力的机器。”在古代把分封给诸候的封地叫“国”,把都城叫“国”;把地域也叫“方”或“国”。从字的源义来看,可以说,古代人民对于“国”的观念的形成,是比较晚的。
国外 中国 故国 外国 国庆 祖国 国君 列国 国魂 敝国 国粹 国号 泽国 国格 国音 国术 国宾 立国 山国 国界 国书 国体 旧国 国债 国土 卖国 南国 天国 国宴 国教 公国 殉国 北国 国帑 出国 国贼 国花 救国 国事 国税 国乐 叛国
父母国 共商国是 保家卫国 邦国殄瘁 专权误国 国家多故 国尔忘家 体国经野 杀身救国 忧民忧国 病民蛊国 形亲之国 敌国外患 亡国怨祝 忧国忘身 于家为国 殃国祸家 委国听令 破家危国 尽瘁事国 破家为国 忠君报国 兴邦立国 经国大业 主少国疑 捐生殉国 千乘之国 误国欺君 误国害民 国无常强 先国后己 国家大计 国家闲暇 裕民足国 忧国哀民 误国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