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字本义为结,扎束。
【括】字造字法为形声。 “括”字的部首为“扌”部。
【括】字五行属木, 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提手旁加一个舌,剔手旁加一个舌”。
【括】字拼音为kuò guā, 部首为扌, 笔画为9画, 笔顺为“一丨一ノ一丨丨フ一”。
【括】字五笔为RTDG,仓颉码为QHJR,郑码为DMI,四角码为52064,电码为2161。
【括】字Unicode码为U+62EC,十进制为25324,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区】。
【括】字属《通用规范汉字表》用字。
【括】字收录于《新华字典》,《高级汉语词典》,《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
括字取名寓意意为包容、涵括。(guā)指搜刮。 括字起名频率使用了大约1623次。
括取名的含义扎,束:括发(束起头发)。括约肌。 包容:包括。概括。总括。囊括。 榨取,搜求:搜括(亦作“搜刮”)。
括字可与墨、护、奋、云、晖、子等字搭配取名。
括 kuò(ㄎㄨㄛˋ)
(一)、扎,束:括发(束起头发)。括约肌。
(二)、包容:包括。概括。总括。囊括。
● 括 kuò
〈动〉
(一)、 (形声。本义:结,扎束)
(二)、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tie]
括,絜也。——《说文》。按,絜者,束也。
括囊。——《易·坤》。注:“结也。”
括,约束也。——《韩诗章句》
卫北宫括。——《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
羌人括领。——《淮南子·齐俗》
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马中锡《中山狼传》
(三)、 又如:括囊(结扎袋口);括发(束发);括结(结扎;捆缚);括约肌
(四)、 引申为约束 [restrain]
以礼括其君,使人于善也。——《孔丛子》
(五)、 阻滞;闭塞 [block]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易·系辞下》
(六)、 包容,包括[include]
囊括四海。——贾谊《过秦论》
(七)、 又如:总括;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八)、 搜求 [search for]
时大括人为军士。——《北史·孙搴传》
(九)、 又如:括次(搜求比次);括索(搜索;探索);括责(搜求);括率(搜刮;聚敛);括取(搜刮,掠夺);括刷(搜刮)
(十)、 征购 [purchase by the state]。如:括市(征购;搜购);括买(征购;搜购);括籴(征购民间余粮)
(十一)、 征集 [collect]。如:括兵(征兵);括马(谓征集兵马);括集(征集)
(十二)、 汇集 [converge]
日之夕矣,中羊下括。——《诗·卫风·君子于役》
(十三)、 又如:括撮(会聚);括总(会集在一起;总括)
● 括 kuò
〈名〉
(一)、 法 [law]
(二)、 箭的末端 [end of a arrow]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三)、 又如:括羽(箭末羽毛);括蔽(谓箭穿蔽体之物);括镞(箭镞)
括,词语,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常用于表示“包容”。
概括 囊括 赅括 括弧 隐括 挺括 总括 括号 搜括 综括 括揭 策括 赵括 袒括 扎括 箭括 铨括 檃括 括结 监括 拾括 根括 沈括 括籍 括搭 括楼 括羽 涵括 详括 括耳 刻括 蒐括 羽括 勾括 括发 函括 括籴 研括 括买 括市 通括 扫括
括囊守禄 衽扱囊括 镞砺括羽 括囊不言 囊括无遗 括囊拱手 括囊避咎 括目相待 一塌括仔 囊括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