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笥】字拼音为sì, 简体部首为竹, 简体笔画为11画, 篇目为亥集下, 字头为齔, 康熙笔画为11画, 部外笔画为2画, 部首为齒部。
笥【 未集上 】【 竹部 】康熙筆画: 11画 部外筆画: 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相吏切,音伺。《說文》飯及衣之器也。《書·說命》惟衣裳在笥。《禮·曲禮》苞苴簞笥。《註》圓曰簞,方曰笥。《儀禮·大射儀》小射正奉,決拾以笥。《註》笥,萑葦器。
又山名。《水經注》屈潭之左有玉笥山。
又《集韻》新兹切,音思。想止切,音枲。義𠀤同。
笥【 卷五 】【 竹部 】
飯及衣之器也。从竹司聲。相吏切
(笥)飯及衣之器也。禮記曲禮注曰。圓曰簞。方曰笥。禮經士冠禮注曰。隋方曰篋。許曰。簞、笥也。又匚部曰。匧、笥也。許渾言之。鄭別言之也。曲禮注曰。簞笥、盛飯食者。此飯器之證。禮記引兊命曰。惟衣裳在笥。此衣器之證。从竹。大射儀曰。小射正奉決拾以笥。注。笥、萑葦器。按此葢笥之小者也。大者以竹爲之。司聲。相吏切。一部。
【笥】字本义为一种盛饭食或衣物的竹器。
【笥】字造字法为形声。从竹,司声。 “笥”字的部首为“竹”部。